中国美协唯一女主席及书画作品(部分)
来源:传家宝艺术网 发布时间:2020-06-10 17:56
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 ,民革主要创始人,国民党元老,建立民国的功臣,“三大政策”的忠实执行者,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,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,这位享誉国内画坛的一代女杰,中国美协唯一女主席——何香凝女士。
何香凝(1878-1972)女,原名瑞谏,又名谏,广东(今广州市芳村区)南海人。1897年与廖仲恺结婚。1903年夏东渡日本求学。20世纪初,何香凝和廖仲恺在孙中山的领导下,从事辛亥革命和反对南北军阀的斗争;1924年,前后协助孙中山制定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,改组国民党,促成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她坚持孙中山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的三大政策。抗日战争时期,她极力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卖国、独裁、内战的反动政策,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。解放战争时期,她团结国民党的民主力量,组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,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。她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而特殊的贡献。
新中国成立后,何香凝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,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,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,全国妇联名誉主席,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,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,她还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。
何香凝的画作讲究立意,她常借对松、梅、狮、虎及山川等的描绘,抒情明志。她的充满斗争之意的作品不仅记录着本世纪初叶以来的变幻风云,是中国现代史的缩影,同时也是她七十年革命生涯和高尚品德,人格的生动写照。她的作品造诣高深,是中华民族画菀中的瑰宝。
1927年“四.一二”政变后,与宋庆龄、毛泽东等通电讨伐蒋介石。1929年愤然与蒋介石决绝,后出国旅居欧洲。“九.一八”事变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斗争,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等职。1937年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与宋庆龄等提出恢复孙中山手订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,要求国共两党团结合作、共同抗战。抗战胜利后致力于爱国民主运动,反对蒋的独裁与内战政策。1946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的筹备工作。1948年1月与李济深等在香港创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,任中央常务委员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、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全国政协副主席、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、全国妇联名誉主席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。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。著作编为《双清文集》下卷。